行业洞察丨功效诉求催生美白化妆品市场高速发展

日期:2024-01-14 00:19:28 |   作者: 行业新闻

  近年来,美白护肤类的相关这类的产品慢慢的变成为消费者购物清单里的“常客”。对于亚洲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关于美白产品或是美白化妆品的宣传不绝于耳,几乎每个化妆品公司都会在自己的产品矩中推出美白产品,有的侧重祛斑或是淡褪痘印,有的则从源头入手力求减少黑色素沉积,进而提升肌肤透亮度达到改善肤色不均的目的。

  在信息获取更方便快捷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化妆品及护肤品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消费者也逐渐学会通过你自己的皮肤属性和相应的诉求去选择正真适合的产品。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产品本身,而非是一些品牌溢价和情怀故事,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化妆品中含有的具体成分。

  而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增长,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各个品牌对各个平台中KOL的关注度更是不断的提高,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通过社会化媒体的营销从而进行目标用户群的获客,慢慢的变成了趋势,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开始将推广资源向社交平台方倾斜。

  同时整体行业的消费者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其中一方面体现在消费的人的年龄结构上,更多的Z世代群体成为主要的花钱的那群人,另一方面在性别结构上男性相关这类的产品慢慢的变成为行业蓝海。

  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带动着消费市场的增长,随着我们国家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从2016年的75万亿元人民币发展至2021年的114万亿元人民币,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从由2017年的23,821元,增长至2021年的35,128元,整体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涨的速度,预示我们国家的经济整体发展向好。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提升,中国整体零售消费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化妆品类总额4,026亿元,同比增长14.0%(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016年至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10%,结合过去五年中的化妆品品类的零售总额及对应年度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我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尚处于稳定快速地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分类,化妆品主要可根据使用功能、使用部位及化妆品剂型分类,可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普通化妆品)两大类。其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又可分为清洁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等)、护理类化妆品(如化妆水、润肤乳液等),以及美容类化妆品(如眼影、胭脂、口红等)。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发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的功效分类,也可将其分为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修护、抗皱、紧致、舒缓、控油、去角质、防断发、去屑、保湿和护发等28类不同功效性质的化妆品。

  对于整体化妆品市场来说,祛斑美白类的产品并不陌生,甚至是各大榜单上的常客。在抖音电商发布的《2022美妆趋势洞察报告》当中提到,2021年抖音美妆功效内容播放量排名前十为防晒、美白、清洁/黑头等,同时在彩妆品类下,消费者对于底妆“养肤”的诉求激增,不仅需要底妆能达到遮瑕、持妆等效果,也期待能在滋养肌肤的同时具备更多护肤功效。同时,报告中还提到,在彩妆类目下,消费者对面部底妆的功效需求中,“美白”成为产品选择的首要关注点。

  与高声量相互印证的则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亮眼表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618电商购物节”,天猫平台整体美白类的产品的总销售额接近27亿元,其中细分的护肤品品类的占比接近80%;2022年双十一天猫淘宝平台美妆护肤类目GMV排名第一,销售额达344.7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导致花了钱的人非刚需性的美妆护肤消费更趋于谨慎和保守,但整体销售额较其它类目仍然遥遥领先。

  其主要推动因素离不开花了钱的人自身护肤需求不断细化和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整体护肤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16.5亿元快速攀升至2021年接近2,000亿元的水平,并有望在未来的五年内突破2,500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从整体护肤品市场来看,通用的分类则可以简单将其分成普通化妆品、功能性化妆品和外用药物类化妆品。如下图所示,每一个单独的品类对应不同的特性及适应肤质。

  在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之后,整体美白护肤品的相关这类的产品经历了一次行业大洗牌,而美白类的护肤品也在新规发布后,正式被归类为功能性护肤品。

  根据沙利文研究,整体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2.9亿元一直增长至2021年的364.7亿元。2020年的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但是疫情期间使得消费者对自身的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进而推动整体市场的逐步发展,预计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纵观整体化妆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得益于最初的产品间不同渠道的不断切换,国内外产品的不断更迭以及营销模式的不停地改进革新,整体行业得以持续向前发展。而在2021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将产品本身作为立足点,以产品力作为驱动力,进一步推进整个行业的深化。而当一个行业发展到消费的人渗透率稳定之时,意味着整个行业已确定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

  中国最早颁布的化妆品行业有关政策可以追溯到1989年9月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该条例旨在加强对于化妆品的产品监督和质量,而在2017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规范》则是详细规定了对于抽检行为的各个权责方的责任界定及相关的信息公开,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而后在201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发布了《化妆品分类规范》(征求意见稿)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两份文件,两份文件中明确提到在确定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化妆品分类方式,为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科学监管提供相关依据,除能直接识别的功效(如美容修饰、清洁、香氛效果等)外的特定功效宣称均应经过相应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防晒、美白祛斑、育发、、健美、抗皱、祛痘、控油、去屑、修复(>2小时)功效,该指导原则不仅有利于矫正一部分商家对消费的人的模糊宣传,更是能够促使化妆品行业中的功效宣称更具有科学、真实、客观和准确的依据,进而时整个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之后多部重要配套法规相继发布,并在2022年开始慢慢地进入密集实施试点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制定了《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规范》、《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风险监测工作规程》等政策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协助构建了整个化妆品产业链的监督管理法规新体系,对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权责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细化的标准,慢慢地增加对化妆品行业的市场监督与管理,致力于将整个市场发展的更规范和完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由国务院对外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国令第727号),该条例明确提到对于化妆品的使用的新原料实行分级风险管理,对于特定种类的新原料如包含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的新原料需进行注册管理,而对于其余非相关种类的新原料则可按备案管理。对于新原料上市后的监督管理要求也有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改变,不仅需要每年提交相关新原料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检验测试情况,并且在3年的监管期内该已通过注册或已备案的新原料仍需新原料管理,通过监管期后,才可以被纳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IECIC清单。

  除此之外,《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与“普通化妆品”,第十六条做出了相应规定,即“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而相对应的旧版条例中的第十条的规定则是“特殊用途化妆品”,即“特殊用途化妆品是指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

  由此可见,《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在名称及功效范围上均存在变化,删除了“育发、脱毛、、健美、除臭”而新增了“美白、防脱发”。此条例发布之后,许多添加了苯乙基间苯二酚(377)成分的化妆品都遭到了下架,原因是部分厂家在注册备案为普通化妆品的产品中添加了具有美白效果的原料苯乙基间苯二酚(377),该原料是2012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批准的唯一使用目的是“美白肌肤,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市面上的部分商家使用苯乙基间苯二酚(377)原料的化妆品为非特/普通化妆品,且以使用“提亮肤色”、“对抗暗沉”、“由内而外变白”等替代“美白”为宣传点来混肴消费者的视听,此次的监管行为更好的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整体市场正在不断重构,就在2022年8月1日,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发布公开征求《祛斑美白类特殊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公告,对祛斑美白类特殊化妆品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名字、产品配方及原料使用、产品执行的标准、包装标签、产品检验报告以及安全评估资料做出了具体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该原则明确提到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的祛斑美白作用应相对温和、轻微,应符合化妆品的定义,能够最终靠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原理,有限度地调节皮肤中黑色素的产生、运输和代谢,进而达到一定的祛斑美白作用,不得以医疗为目的,不得对人体生理功能产生剧烈的或者不可逆的影响。

  新规发布之后,对于整体化妆品的注册有特别大的影响,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送达信息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5月底前,整体普通化妆品提交备案数量对比去年同期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对比2021年上半年时,虽存在有一定疫情影响的因素,但整体的提交备案量仍旧能够达到去年的一半左右。

  另外,2022年特殊化妆品的注册量较2021年上半年相比,下降超过70%,背后的原因除了因为处在新规过渡时期,导致特殊化妆品的技术审核周期延长及通过率下降,也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新规规定特殊化妆品的注册申请人应当依规定,提交符合标准要求的人体功效试验报告,更加严格的审核要求促使品牌方放慢了脚步减缓了申请速度。但由特殊化妆品类注册的统计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美白淡斑类的产品注册量占比接近50%,仍旧是化妆品商家的必争之地。

  从产品端的角度来看,市面上的美白化妆品的作用机理基本能与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中一一对应,主要可大致分为抑制三酶一素生成黑色素、阻断黑色素生成氧化链、代谢黑色素三个部分,比如现在的大热成分烟酰胺,能抑制肌肤上黑色素的产生以及沉淀,进而达到美白肌肤的作用。

  根据美丽修行大数据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从市场端的反馈来看,热门的美白类化妆品对于美白效果好,提亮祛斑,安全不刺激,成分浓度及配方等词汇拥有更高的敏感度,在消费的人心中一直在升级的环境下,所有备案的美白淡斑类的成分中,植物提取类的占比高达45.7%,显示出消费者对于温和成分的偏好。

  消费者对于成分浓度含量的关注也逐渐上升,形成了好成分≠好产品的认知,意识到单一的追求美白成分或是浓度并毫无意义,拒绝一切含有包含防腐剂或是香精的产品是有失偏颇的,且天然的活性成分在单一存在的情况是较为不稳定且容易失去活性的,需要在产品的配方体系中添加一定安全剂量的稳定剂,才可能正真的保证其活性并达到美白的效果。

  热门美白产品的价格呈现出平价化的趋势,48.1%左右的美白产品聚集在200元以下的价格带,只有约3.0%左右的美白产品单价超过了2,000元以上。结合美白产品价格的变化,能够准确的看出消费者对于美白产品的性价比有了更明显的需求。在这样的趋势下,品牌方对于美白产品怎么样做不同成分的调配进而达到低成本、高品质、优肤感的目标成为接下来值得发展的方向。

  整体美白淡斑市场的典型细分人群以Z世代人群与都市白领为主要量级人群,其中Z世代人群的量级相较于都市白领人群更大,但基于Z世代的生活小习惯,熬夜对于Z世代来说已经是一个常态现象,而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晚睡对于皮肤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熬夜导致的皮肤暗沉促使Z世代将目光转向美白化妆品,但这部分目标人群对于美白类产品的需求除了功效外也追求美白产品的成分安全健康,在选择化妆品时更看重产品中具体添加的成分。此外,这部分人群另一鲜明消费特征则是,消费能力普遍不强并且需求更为细分化,如部分敏感肌人群仍存在强烈的美白需求。

  除此之外,整个美白化妆品行业也出现了多场景协同效应及产品品类延伸等趋势,消费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脸部美白化妆品之外,更加关注全身美白,包含身体美白,手部美白等产品逐渐兴起。

  另一方面,整体美白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也进一步得到拓展,年龄分布在25岁-34岁左右的男士逐渐提升了相关消费意识,显示出了对于美白淡斑类产品的兴趣。虽然当前整体功能性护肤品的目标群体还是以女性为主,但男性使用护肤品的频次及人数近年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长,或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无论是行业关注度,还是市场数据,整体美白化妆品市场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随着行业更为规范化,整体美白化妆品行业会迎来拉锯战,激烈的竞争促使行业洗牌更加利好消费者及具有强产品力的品牌方,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所有转载不得对原文进行任何篡改、曲解、诠释和改编。沙利文保留对所有个人独创的文章的版权及解释权。如有违反,沙利文保留依照法律来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2年的咨询经验,25年来竭诚服务蒸蒸日上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

  沙利文深耕全球长期资金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包括尽调服务、估值服务、评估服务、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规划咨询、技术顾问、财务顾问、行业顾问等。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生物医疗、消费零售、互联网及科技、娱乐传媒、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双碳环保、机械制造、能源电力、地产物业、矿产资源、基础设施、汽车出行、物流运输、轨道交通、船舶航运、航空航天、农林牧渔、工业材料、建筑工程、教育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2014至2022年,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证券交易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长期资金市场公示文件中。

  62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改写历史!文班3分钟15分 史上最快达成25+10+2封盖不到20分钟

  搜索暴涨600%,价格飙升30倍!大批年轻人淘买1996年旧日历过新年

  【装机帮扶站】第1113期:这款CPU风靡市场整整两年!5000元超高的性价比组装方案推荐

  古力娜扎湿发红唇时尚大片 优雅率线大顶级羽绒服品牌:蒙口、大鹅位列前茅,北面、波司登垫底

  四巨82+16+13取三连胜:快船20战17胜逼近前3 乔治提前续约稳了?